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42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而且在韬光养晦外交政策下,我国在多数的国际过程中不带头。
她说,克林顿政府的长期预测认为2.5%的增长率是适宜的。新建的私人中小企业有一半赢利。
它将未来6年的企业投资增加1700亿美元,将人均国民收入上升到23600美元而不是22250美元。另外,个人电脑销售额也有增长,失业率逐步下降,曾经衰退的工业生产已开始复苏。3.由于经济衰退,再加上西方国家较为注意控制货币供应量,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近年来一直比较低,目前仅徘徊在年率3.0%左右。这一情况表明,目前的经济复苏还会持续下去,并有可能不断创造就业与增长机会。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欧共体委员会最近向各成员国提出了今后经济政策四优先的指导性建议:继续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
而今天,这种局面基本上不复存在,世界变成了大致统一的市场,采用了一种规则,但新的格局主要是由美欧日发达国家支配和导向的,其表现是:从市场经济的形式到国际通行的商业词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到GATT(关贸总协定)等组织形式,从早先的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到今天的一体化、集团化机构和各种方式,从大的市场份额到国际经济技术信息资源,多半是由美国及其发达国家的盟友掌握和规定约束的。东京的房地产经纪商表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寓住宅销售畅旺。重加工产业由于产业链条长,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会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实现经济的高增长,日本理论界在总结本国工业化经验的时候,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产品附加值的高度化,是有深刻道理的。
实际上,对今年连续两个季度的7%也有疑问,因为发电量和铁路运力都在零上下,与7%的经济增长率不相匹配。出口从5月份的-2.8%反弹到6月份的2.1%,反弹幅度近5%,应该说是强劲反弹了,但我看这个数字有虚假,有两方面理由: 第一,6月股市剧烈波动,公安部正在查恶意做空,并且已经获得线索,其中的入手点就是假出口。今年5月出口增速为-2.8%,与工业出口交货值的-3%也相匹配,但6月工业出口交货值是-2.8%,海关统计的出口却跳升到正的2.1%,这两个数据的突然背离就凸显出不正常,结合公安部是从假贸易中查出境外资金的入境线索,更可印证6月的出口回升有很大虚假因素。假出口就是根本没有商品出境,而用假出口合同让境外资金从贸易项下流入中国。
举例来说,一吨钢生产自行车只能卖出1万元左右,而造成轿车则可以卖到10万元,这是因为一台自行车的零件只有几十个,加工链条很短,但一台汽车则有上万个零件,需要几十个产业部门配合才能生产出来,产业链条比自行车要长得多。政府目前把结构升级作为调整目标,这个选择是对的,但是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7%的增长率,投资在经历前4月连续下滑后,从5月起稳定在11.4%,出口从5月的-2.8%回升到2.1%,消费也从4月10%的增长率底部回升到6月份的10.6%,所以有许多分析认为二季度是经济下行的触底期,下半年经济增长率会快于上半年。我认为这样认识并不全面,或者说持这种判断的人是有些情况没有进入分析视野。目前中国货币与金融市场不开放,限制了境外资金从资本项下流入,如果有大量境外资金流入恶意做空中国股市,就必须借助其他资金流入渠道。工业化先行国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重工业阶段可分成重基础与重加工两段,先要过重基础关,就是充实能源、交通和原材料这些基础产业,然后会进入到重加工产业阶段。
中国今天虽然人均收入已经超过7千美元,但是在13.7亿人口中却仍有8.7亿是农民,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而被打破,正是这个原因形成了对内需的强烈抑制。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产能过剩矛盾,其中既有需求下降因素,也有产能增长因素,所以产能增长从过去前三年的2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是说明产能释放高峰已经过去了,这对缓解当前的过剩矛盾是好事,但因为投资在我国一般要占到总需求的一半,经济增长率就主要是被新投资的增长可能性决定。但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率只有0.9%,已显著低于经济增长率,若到明年一季度投资增长率降到4%以下,可能只有消费增速能高出7%,但也不会高出太多,届时再报7%的经济增速就很难了。消费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趋势仍在继续,所以消费的自4月以来的回升很难用经济增长来解释,但是今年上半年股市从3200点上升到5100点,并且5、6月份是散户集中进入股市的时段,因此消费的回升很可能是股市的财富效应,可是股市自6月下旬以来的大幅下跌,使财富效应到下半年成为逆效应,这样看来,消费持续回升的基础也不稳固。
2012~2014三年平均,出口年增长率是5.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率是6.1%,两者十分接近,而且是后者比前者高。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才是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的正路,否则下行就不会停止。
一般来说,这从两个指标下降演变成投资完成额指标下降,例如去年10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率是11.5%,新上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率是13.7%,到今年6月我们就看到了11.4%的投资完成额增长率,所以,若今年6月份的施工项目投资和新上项目投资的增长率都在4%以下,到明年一季度的投资增长率不会超过5%。这样看来,投资增长率的下滑不仅没有触底,而是会有更大幅度的下滑。
首先,投资虽然回稳,但未来的投资增长趋势不能看投资完成额,完成额这个数据更多的是反映产能释放情况,因为一般一个生产性项目投资完成后,都会成为新产能而加入市场运营。与日本和韩国处在重基础与重加工产业结构转换期所不同的是,他们当年都是处在城市化的高峰,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产生了巨大的住房与汽车需求,由此吸纳了重基础产业的产能,并随着高加工度化时代的到来,进入到了高速增长时代。如果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会回升就是误判了。我们现在想把过剩产能引向海外,钢铁出口已经近亿吨,却没有看到这恰恰是牺牲了中国下一轮高增长的前景,是极大的认识误区。(作者: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下行风险出口从5月份的-2.8%反弹到6月份的2.1%,反弹幅度近5%,应该说是强劲反弹了,但我看这个数字有虚假,有两方面理由: 第一,6月股市剧烈波动,公安部正在查恶意做空,并且已经获得线索,其中的入手点就是假出口。
如果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会回升就是误判了。这样看来,投资增长率的下滑不仅没有触底,而是会有更大幅度的下滑。
实际上,对今年连续两个季度的7%也有疑问,因为发电量和铁路运力都在零上下,与7%的经济增长率不相匹配。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才是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的正路,否则下行就不会停止。
所以,正视下行风险,才有正确的宏观对策。关于这个疑问,我在分析去年经济形势的时候已经提出过,这里想强调的是,自新千年之初到去年,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2.4%,人民币出口增长率为14.8%,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为14.9%,与同期经济年均增长率9.8%相比,都是显著超出的,过去3年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增长率分别为18.1%、16.8%和13.9%,同期经济增长率为7.6%,三大需求的增长率还是显著超出同期经济增长率。
举例来说,一吨钢生产自行车只能卖出1万元左右,而造成轿车则可以卖到10万元,这是因为一台自行车的零件只有几十个,加工链条很短,但一台汽车则有上万个零件,需要几十个产业部门配合才能生产出来,产业链条比自行车要长得多。正确的宏观对策就是抓住城市化这个开启内需的龙头,尽快展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作者: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下行风险 。消费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趋势仍在继续,所以消费的自4月以来的回升很难用经济增长来解释,但是今年上半年股市从3200点上升到5100点,并且5、6月份是散户集中进入股市的时段,因此消费的回升很可能是股市的财富效应,可是股市自6月下旬以来的大幅下跌,使财富效应到下半年成为逆效应,这样看来,消费持续回升的基础也不稳固。
首先,投资虽然回稳,但未来的投资增长趋势不能看投资完成额,完成额这个数据更多的是反映产能释放情况,因为一般一个生产性项目投资完成后,都会成为新产能而加入市场运营。重加工产业由于产业链条长,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会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实现经济的高增长,日本理论界在总结本国工业化经验的时候,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产品附加值的高度化,是有深刻道理的。
看新投资主要是看新上项目计划总投资和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这个两个指标,前者在上半年的增长率只有1.6%,后者也只有3.7%,已经都在4%以下。目前中国货币与金融市场不开放,限制了境外资金从资本项下流入,如果有大量境外资金流入恶意做空中国股市,就必须借助其他资金流入渠道。
2012~2014三年平均,出口年增长率是5.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率是6.1%,两者十分接近,而且是后者比前者高。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7%的增长率,投资在经历前4月连续下滑后,从5月起稳定在11.4%,出口从5月的-2.8%回升到2.1%,消费也从4月10%的增长率底部回升到6月份的10.6%,所以有许多分析认为二季度是经济下行的触底期,下半年经济增长率会快于上半年。
今年5月出口增速为-2.8%,与工业出口交货值的-3%也相匹配,但6月工业出口交货值是-2.8%,海关统计的出口却跳升到正的2.1%,这两个数据的突然背离就凸显出不正常,结合公安部是从假贸易中查出境外资金的入境线索,更可印证6月的出口回升有很大虚假因素。我们现在想把过剩产能引向海外,钢铁出口已经近亿吨,却没有看到这恰恰是牺牲了中国下一轮高增长的前景,是极大的认识误区。中国今天虽然人均收入已经超过7千美元,但是在13.7亿人口中却仍有8.7亿是农民,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而被打破,正是这个原因形成了对内需的强烈抑制。一般来说,这从两个指标下降演变成投资完成额指标下降,例如去年10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率是11.5%,新上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率是13.7%,到今年6月我们就看到了11.4%的投资完成额增长率,所以,若今年6月份的施工项目投资和新上项目投资的增长率都在4%以下,到明年一季度的投资增长率不会超过5%。
与日本和韩国处在重基础与重加工产业结构转换期所不同的是,他们当年都是处在城市化的高峰,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产生了巨大的住房与汽车需求,由此吸纳了重基础产业的产能,并随着高加工度化时代的到来,进入到了高速增长时代。政府目前把结构升级作为调整目标,这个选择是对的,但是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但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率只有0.9%,已显著低于经济增长率,若到明年一季度投资增长率降到4%以下,可能只有消费增速能高出7%,但也不会高出太多,届时再报7%的经济增速就很难了。假出口就是根本没有商品出境,而用假出口合同让境外资金从贸易项下流入中国。
我认为这样认识并不全面,或者说持这种判断的人是有些情况没有进入分析视野。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产能过剩矛盾,其中既有需求下降因素,也有产能增长因素,所以产能增长从过去前三年的2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是说明产能释放高峰已经过去了,这对缓解当前的过剩矛盾是好事,但因为投资在我国一般要占到总需求的一半,经济增长率就主要是被新投资的增长可能性决定。
发表评论